收藏本站    设为首页
国内 国际 财经 产经 外汇 理财 原油 股票 期货 现货 基金 保险 银行 科技 教育 健康 公益 数码 商讯 图片新闻
首页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国内 正文
推动中医药走出国门,振东制药从不选择“华人专家”!
2023-05-24       来源:      编辑: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推动中药产品走出国门,振东制药挑选美国合作的科研机构时,只选外国专家,不选华人。



    振东健康总裁李昆解释说,让中医药走出国门,不但要推产品,更要把中医药的思维方式推出去。不选华人是因为华人对中医药太熟悉了,完全达不到我们想把中医药的思维方式推给国外科学家的目的。2023乌镇健康大会暨第二届中国OTC大会期间,李昆为与会嘉宾做了《中医药创新与走向国际》的主题分享,给出了“中国振东,创新中药,让世界爱上中医药”的解决方案。

    创新中药——制剂改良优化,是中医药走出国门的基础

    对于中医药如何走向国际,李昆认为,制剂的改良和优化,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。制剂是从夏商时期的汤剂开始,随着时代发展到抗战时期,“柴胡注射液”在那个特殊年代应运而生。近两年,中国创新制剂发展,也给中药在制剂方面带来了很多提升。不过,虽然制剂技术在提升,但是载药量其实是在下降的。李昆分析说,现代中草药的种植质量与古时候有很大不同。现代大规模种植导致土地肥力下降,药材的药效自然不如传统野生药材的强。因此,在制剂创新上,李昆认为,现代制剂的载药量至少要接近传统汤剂的载药量,中医药的疗效才能真正发挥出来,这就需要在制剂工艺上进行改良和创新。比如说,在制剂过程中进行高科技提取,减少辅料,增加载药量,提升产品疗效;改善制剂类型,提高便利性、增加使用者的依从性。“现在很多中药注射剂不光是西医不认可,中医也不认可,但它的效果还是非常明确的。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进行持续的深入研究、没有进行持续的技术改良、制剂改变,去进行新适应症的拓展或者安全性评价。”李昆说。

    中药辅方研究可以拿到国外去做近年来,很多中医药企业都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化,推动产品走出国门。甚至一些美国企业也在拿着中国的经典验方在国外做药品注册。李昆分析说,美国人很多研究不一定有国内做得深。但是一个美国人都能拿着中药的辅方来做药品研究,这反而提醒了我们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在美国做临床研究,只要临床终点是清晰可见就可以了。目前,FDA批下来的中医药还没有,但是欧盟现认可的比较多。比如加拿大、欧盟,一些中医药是能进医保的。另外,德国算是对植物药相对而言放的比较开的,在这个方面也是临床药企业应该去做的。李昆说,只有国外医院认可中医药的时候,才是整个欧美体系、整个西方思维彻底认可中医药的。

    “让世界爱上中医药”——振东在行动

    李昆强调,要想让中医药走上国际化路线,不但要把产品推出去,更多是要把中医药的思维方式推出去,要让美国、欧洲的科学家去研究中医药。振东集团从2008年开始跟美国的科研机构、MDS等合作做中药辅方的研究。值得注意的是,振东集团在挑选合作伙伴的时候,基本上清一色选择的是美国专家。李昆解释说,不选华人是因为华人对中医药太熟悉了,完全达不到我们想把中医药思维方式推给国外科学家的目的。这些年,将中医药推向国际这条路上,振东集团一直在行动。李昆介绍,关于推动中医药国际化方面,振东发表了很多论文,也在美国的一些肿瘤学会上有相应的演讲。现在,很多的国内企业也在做这些,振东希望更多的同胞能够一起去做欧美医疗级别,FDA级别,药诊、药监、医保级别的认可。李昆总结说,中医药走出去的方法首先要形成科研成果,然后让西方专家认可,同时联合培养人才,并扩大知名度。


 
 
     栏目排行
  1. 循证为基,指南焕新丨2025版《CSCO
  2. 科技赋能口腔健康,泰康口腔“AI牙医”开
  3. 肿瘤患者想吃吃不下,纳米晶体甲地孕酮口服
  4. 蓬松新高度:Spes诗裴丝免洗喷雾荣膺中
  5. 美适亚纳米晶体甲地孕酮:癌性厌食-恶病质
  6. 纳米科技助力抗癌新篇章:看权威专家谈美适
  7. 美适亚 ?(醋酸甲地孕酮口服混悬液)上市
  8. Spes诗裴丝发布全新洗发水,精准解决“
  9. 杭州留学中介提醒:想要申请英美低龄留学,
  10. 中国眼谷·超级眼视光医院小小眼科医生活动
     栏目推荐
深化医养协同创新:西苑医院联合寿山福海助力医
恩捷股份李晓明:恒捷远 PE-MBR 膜组器
FUTURUS 助力领克 900,打造中国智
FUTURUS 助力领克 900,打造中国智
寿山福海亮相银发人居发展大会,超星准体系赋能
故宫春韵,时光鎏金,周大生经典诠释东方美学
对话周慧敏|“冻龄?神”与皙之密的不解之缘
全美世界:以多元力量铸就商业辉煌
拥抱创新,共赢未来,上海车展盛大开幕!
恩捷股份旗下重庆恩捷新材料荣膺长寿区年度贡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