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5日,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(以下简称“第九届丝博会”)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。本届丝博会以“线上线下融合”为核心理念,通过整合国内主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模型技术,成功构建“数字化+智能化”双轮驱动的第九届线上丝博会平台,为大型综合性国际博览会的数字化转型树立了新标杆。
双轮驱动,开创会展数智新模式
第九届线上丝博会平台创新性地采用“数字化+智能化”双轮驱动模式,全面赋能“展、会、洽、管、服、营”六大核心场景。平台以数字化能力贯穿展商与观众的全生命周期管理,同步通过智能体技术实现智能客服、智能客商匹配和智能推荐,显著提升了全链路运营效率。
线上线下深度融合,打造全方位参展体验
官网门户升级,多端融合运营
第九届线上丝博会平台对中英双语官网门户进行了全新升级,实现PC端、H5端、小程序端一体化运营管理,实现多端触达,统一流量入口。通过统一平台管理三端,内容和数据实时同步,有效提高运营效率,丰富了展会信息和服务内容,显著减少运营维护成本。同时优化栏目设置,引入基于大模型的AI智能体客服,为展商、观众等各方提供7×24小时全天候智能咨询服务,实现了“有问必答、答必精准”的服务。
展前精准预热,营造浓厚氛围
展会前期,第九届线上丝博会平台通过联动三端门户、倒计时海报、展商邀约等多触点、多元预热和多渠道营销方式,成功营造了浓厚的展会氛围和观众。特别是创新推出的展商邀请观众功能,充分调动展商优质客户资源,实现了精准触达和精准引流,有效扩大了专业观众群体。
展中智能服务,提升参展效率
云展厅突破时空限制。打造365天全天候在线展示平台,通过展商列表、展品展示、供采大厅等功能模块,让展商展品展示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,真正实现“永不落幕”的展会。
智能配对精准对接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AI算法,平台提供展商推荐、观众推荐、预约洽谈等智能配对服务,实现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、项目对接,大幅提升了商贸洽谈效率。
现场数字大屏彰显实力。第九届丝博会在展馆核心位置搭建的智能数据大屏,智能数据大屏与线上平台数据互通,实时展示展会动态数据、历届成果、重点推介项目等信息,以可视化方式全方位呈现丝博会的国际影响力和交易活力。
创新管理模式,保障有序运营
证件管理智能化。第九届丝博会建立了涵盖团体证件信息搜集、团体发证管理的一体化证件管理系统,支持观众提名、代表证、展商证件等多类型证件的在线申请和管理,极大提升了证件办理效率。
入场体验人性化。第九届丝博会创新采用有障碍闸机与无障碍闸机相结合,服务专业观众和普通观众实现快速无障碍入场体验。值得一提的是,本届丝博会在闸机设计上别出心裁,采用全息投影技术展示丝博会logo,既彰显了品牌形象,又营造了科技感十足的入场氛围。
小程序便捷化服务。第九届线上丝博会平台配套的微信小程序,将展会服务装进观众“口袋”,让观众随时随地查询展商信息、展品详情、活动日程;让专业观众实时与展商进行贸易配对、需求对接,真正实现了“一机在手,展会全有”。
展后持续服务,延伸展会价值
第九届丝博会虽然闭幕,但服务持续在线。通过官网门户、公众号等持续内容更新维护,保持平台活跃度,为展商提供全年展示窗口。智能撮合服务持续运行,不断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与交流。
成效显著,引领会展业数字化转型
第九届丝博会数智一体化平台的成功实践,不仅提升了展会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,更为会展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丝博方案”。平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展会管理的智能化、服务的精准化、体验的便捷化、展后运营常态化,让企业受益、观众点赞。
在AI+数字化时代,丝博会将继续深化数智化建设,不断探索会展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新路径,为推动“一带一路”经贸合作、促进东西部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
|